orange平台





中山市orange平台精密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orange平台钢球

15年专注于钢球研发生产
中国行业十佳诚信企业、质量、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3928159297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着力产业升级 “十二五”钢铁工业可期

发布时间 :2022-03-16 16:54:35来源:orange平台钢球

工信部日前正式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钢铁业由此成为几个工业大类中最先发布“十二五”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行业 。这份长达1.3万余字的《规划》 ,不仅明确了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和重要目标,而且对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了详细部署,结构调整成为贯穿全篇的主线。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规划》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节能减排规划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制的“十二五”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进行了衔接,在布局调整、城市钢厂搬迁 、资源保障、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关键点上取得了一致 。

对此,中华商务网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马忠普表示:“《规划》酝酿已久,此次的出台可谓大快人心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振钢铁等相关行业的信心,也将在海外走出去战略 、铁矿石困局等很多领域发挥实效。”

加快产品升级 ,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当前 ,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 ,既面临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  ,又面临资源价格高涨、需求增速趋缓、环境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未来走向值得关注。《规划》提出,“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规划》指出,当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品种质量亟待升级。骆铁军表示 ,之所以将产品升级放在第一位 ,是因为我国大部分钢材品种的自给率已经达到100%  ,即使属高端钢材品种的取向硅钢的自给率也达到87.5%,但我国只有30%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升级理应成为下一阶段钢铁工业的首要任务 ,要通过提升量大面广的钢铁产品质量、性能和功能,带动钢铁工业和下游产业转型升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以来  ,我国钢铁行业继续呈较快增长,1~9月累计生产粗钢52573.5万吨,平均日产粗钢192.58万吨 ,如果第四季度继续保持这一水平,全年粗钢产量将可能达到7亿吨。

但与此同时 ,钢铁行业的盈利却处于极低的水平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 ,今年1~9月 ,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 ,若扣除自有矿山利润和投资收益 ,平均利润率只有1.5%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其主要原因就是钢铁工业与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协调发展不够,钢铁产品标准与下游用钢行业设计规范不协调。

对此 ,《规划》提出,为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 ,同时,要加强钢铁工业与建筑、汽车 、机械、船舶、家电等主要下游用钢产业合作 ,加快完善产品标准、推进下游产业设计规范升级。同时,鼓励少数有实力的企业发展高精尖品种,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

据悉 ,近期工信部已与住建部合作,结合国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在江苏、河北 、云南等地推进应用高强度螺纹钢筋试点工作,之后将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全面推广使用400兆帕 、500兆帕高强度螺纹钢筋 ,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和减量应用。

优化产业布局,支持跨地区和区域性兼并重组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总体上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 ,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钢材需求量大,长期供给不足  ,而环渤海地区钢铁产能近4亿吨,50%以上产品外销。部分地区钢铁工业布局不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制造业转移的要求。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

对此 ,《规划》明确要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 ,在不增加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物流成本 ,统筹考虑市场需求 、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铁矿、煤炭、供水  、电力等资源能源保障条件,有保有压,优化产业布局;产能过剩地区的盲目扩张要得到抑制,建成湛江 、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问题。

《规划》表示 ,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 。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 ,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在不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条件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

针对目前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的现状 ,《规划》还提出,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十二五”期间 ,根据条件成熟情况,支持广州 、青岛 、昆明、合肥、唐山(丰南) 、杭州 、芜湖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科学论证西宁、抚顺、石家庄、贵阳等城市钢厂发展定位。

《规划》同时指出 ,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这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促使行业由大向强转变。

考虑到兼并重组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市场化运作 、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支持跨地区和区域性两种兼并重组方式。在跨地区兼并重组方面,充分发挥宝钢 、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的企业集团。在区域性兼并重组方面,巩固河北钢铁、山东钢铁重组成果 ,积极推进唐山渤海钢铁 、太原钢铁开展兼并重组,引导河北、江苏 、山东、山西、河南 、云南等省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加强资源保障,新增境外铁矿石产能亿吨以上

受铁矿石价格高涨和产能不断增长双重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利润率已经连续两年低于3%,今年继续走低 ,钢铁工业已步入微利时期。对于这一局势,《规划》并没有给出诸如铁矿石自给率等比率上的目标,而是制定了一个绝对数量上的目标:基本建立利益共享的铁矿石、煤炭等钢铁工业原燃料保障体系,新增境外铁矿石产能1亿吨以上 。

业内人士表示 ,《规划》将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建设上升至国家层面的高度,这将进一步规范铁矿石供需秩序,引导我国钢铁工业健康发展 。

工信部数据显示 ,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2亿吨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63%。在这一年中 ,由于铁矿石价格上涨61%,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成本全年增加1960亿元 ,钢铁企业整体处于高成本 、低效益的状态 。

“在这种情况下 ,钢企不能单独依靠铁矿石谈判价格和机制,应实施投资区域多元化 ,在具有资源优势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国家,有序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石 、铬矿、锰矿、焦煤等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分析师表示 ,这次《规划》提出强化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积极优化铁矿资源全球配置,鼓励钢铁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建设 ,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三大矿企的垄断 ,使铁矿石价格竞争更加公平 、透明。

同时,《规划》还指出,我国钢铁企业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强国际化经营,深化经济技术合作。一方面,进一步扩大钢铁工业对外开放程度 ,鼓励国外先进知名钢铁企业参股和投资国内钢铁企业和项目;另一方面 ,《规划》将在国外投资建设钢铁厂作为我国钢铁工业实施“走出去”的重大战略 。

“无疑 ,资源掌控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也为钢企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马忠普表示。(中国经济导报)





XML地图